羅浮山下的革命足跡
——記行政支部愛國主義活動
為了廣泛開展愛國主義、革命傳統(tǒng)教育和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,大力弘揚和培育偉大的民族精神,2010年8月7日,行政支部在劉敏涓書記的帶領下,一行26人到達廣東省博羅縣羅浮山下的東江縱隊紀念館參觀,緬懷那段激動人心的歲月。東江縱隊紀念館是在2003年12月東江縱隊成立60周年之際落成并對外開放,是展示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歷史的專題紀念館,第四批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,同時也是進行革命傳統(tǒng)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。
東江縱隊紀念館整個陳列廳分為五個主要部分。第一、第二部分通過縱多的圖片和實物,再現(xiàn)了上世紀三十年代之四十年代初,日軍入侵,東江淪陷,惠、東、寶抗日根據(jù)地建立,堅持敵后抗日的歷史場面。第三部分著重展示了1943年12月2日,在中央指示下,廣東人民抗日游擊隊東江縱隊宣告成立。在八年的抗戰(zhàn)中,東縱從小到大,逐步發(fā)展壯大,在東江兩線、廣九沿線,狠狠打擊日偽軍。經過艱苦卓越的浴血奮戰(zhàn),終于取得了抗日戰(zhàn)爭的最后勝利。在這部分展出的實物有東縱成立宣言,抗日民主政權公章,有繳獲的日軍軍大衣、軍雨衣和槍支等。第四、第五部分展出了抗戰(zhàn)勝利后,東江縱隊奉命北撤山東,編入第三野戰(zhàn)軍,組建兩廣縱隊,先后參加了南麻、臨佝、諸城、豫東、濟南和淮海戰(zhàn)役,馳騁在華東廣大戰(zhàn)場,立下了汗馬功勞。1949年10月,兩廣縱隊揮師南下,和堅持南方游擊戰(zhàn)爭的粵贛湘邊縱隊勝利會師,以摧枯拉朽之勢解放廣東全境。展館的最后一個廳是英烈廳。英烈廳的一整堵墻上刻寫著烈士英名共5000多名,均為廣東省人民政府公布追認的廣東籍革命烈士。展廳里特別介紹了10名突出的英雄人物和5個英雄集體的英雄事跡。
紀念館內展示了三百五十多張真實歷史照片,以及七十七件由東江縱隊、粵贛湘邊縱老戰(zhàn)士捐獻的革命文物,記載了東江縱隊抗日救國南征北戰(zhàn)的事跡,是華南抗日志士數(shù)千英烈用鮮血和生命寫就的歷史豐碑。行政支部的黨員同志參觀了紀念館的各個部分,認真閱讀了歷史材料,觀看圖片和實物。通過參觀學習,黨員們深刻的了解了我我黨艱苦卓絕的奮斗史和波瀾壯闊的革命史,進一步堅定了在黨中央的領導下,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,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信念。“成千成萬的先烈,為著人民的利益,在我們的前頭英勇地犧牲了,讓我們高舉起他們的旗幟,踏著他們的血跡前進吧!”是的,作為一名共產黨員,作為這個代表最廣泛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我們,需要在黨的領導下繼續(xù)前進!

(行政支部 譚穎)